【
智慧城市網 焦點觀察】2023年轉瞬即逝,回顧2023年往事充滿了各種驚險刺激,也有很多收獲與進步。今天,小編想大家一起來回顧2023年,梳理那些熱點事件。
旅游熱帶來文旅產業發展
2023年疫情開放后的第一年,憋了三年的中國人民開年就展開了“報復式”的旅游消費,也讓旅游行業重新燃起了希望!隨后,特種兵旅行,淄博燒烤、“爾濱”出圈,一遍又一遍地刷新著全國旅游消費的熱情,可以說2023年的旅游市場火了一年。隨著各地迎來旅游消費熱潮,各地文旅局也做好了充分準備,
智慧旅游是近年來國家重點推進的項目,2023年11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布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名單,“故宮博物院”小程序智慧開放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上榜。智慧旅游作為數字經濟和旅游業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成為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為各地迎來旅游消費熱做好了充分準備。
5.5G呼之欲出 6G商用也不遠了
5.5G(即5G-Advanced)是指介于5G和6G之間的一種移動通信技術,它比現有的5G技術更加先進和高效,雖然5.5G只是一項過渡技術,但它是5G網絡下一步升級演進的必由之路。2023年初位于北京市昌平區的國際信息港建設開通了北京地區首個5G-A實驗基站,并已完成5G-A實驗室的通感一體和無源物聯外場建設。深圳繼“5G第一城”后,又發力“5G-A第一城”。10月,華為在2023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發布了全球首個全系列5G-A(即5.5G)解決方案。在迪拜舉行的第十四屆全球移動寬帶論壇MBBF期間,全球13大運營商聯合發布首波5G-A網絡,即標志著5G-A從技術驗證步入商用部署,正式開啟5G-A新時代。
12月5日,《6G網絡架構展望》和《6G無線系統設計原則和典型特征》等技術方案的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中國將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與創新,2030年左右實現商用。
網絡通信技術作為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不管是5.5G還是6G技術都將對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學校是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花園,維護校園安全不僅是學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然而校園內安全隱患卻是無處不在的,如校園欺凌、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年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春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教育部門要持續推進校外供餐單位和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提質擴面,加快智慧監管賦能,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勵家長委員會等參與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營造良好社會共治氛圍。
4月,一起“初中女生遭多名女生掌摑欺凌,其父親拒絕接受和解”的事件引起大家對校園欺凌的關注,大家為這位硬氣父親點贊支持面對校園欺凌絕不“妥協”。其實校園內的一鍵報警系統就是可以在遇到欺凌時進行求助的,還有的校園采用智能語音檢測,當檢測到敏感詞匯就會發出預警,遠程喊話。
6月,“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登上熱搜,原因是微信支付針對校園行業開始收取服務費用,費率高達0.6%。隨后,微信團隊致歉,明確針對校園內非盈利性支付場景(學雜費、生活服務等場景)會持續保持零費率的優惠政策。致歉信最后表示將繼續優化與高校的溝通流程,加強合作,助力校園數字化的持續發展。
運動場上展風采,智慧科技來護航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舉行,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舉行。兩場國際性體育賽事的舉行,不僅讓我們見識到了運動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風采,也看到了大量智慧黑科技在運動場上為賽事的完美呈現助力護航。數字技術為體育賽事注入新的活力,在科技的強有力推動下,未來體育賽事將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
環保話題不落幕 智慧科技顯本領
近年來,環保一直是國家和人民十分關注的問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保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噪聲污染等,環保無處不在。而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行為更是引起全球人士的不滿與擔憂。
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好我們生存的家園就要解決環保問題。好在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我們也進入到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在科技賦能下,智慧環保落地生花,取得巨大成就。
民生養老成熱點 銀發經濟展活力
從中央到地方,養老成為近年來大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誰都有老的一天,年輕人不僅要考慮對家中老人的照顧,也為自己日后的養老生活擔憂。年初,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提出2023年創建100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與此同時,智慧養老機器人、社區智慧食堂、智慧健康等各個方面也都進行“適老化”的改造。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智慧養老產業也迎來更好的發展,2023年,工信部先后發布了兩批老年人用品產品推廣目錄,主要聚焦老年服裝服飾、陪護機器人、智能監測儀、多功能護理床等631個優質產品。
自然災害無法阻擋 硬核科技來預警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經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有關成員單位會商核定,2023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臺風、地震和地質災害為主,干旱、風雹、低溫冷凍和雪災、沙塵暴和森林草原火災等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自然災害的威力往往是十分強大的非人力可以阻擋,但可以通過早發現早預防將損失和傷亡盡可能地降低,這就需要氣象等部門進行科學的研判與預警。針對不同的自然災害我們有不同的預警系統,如針對地震,國家地震局在四川、云南等地布置了地震預警系統;針對臺風,氣象部門有一套大數據分析模型可以判斷臺風未來走向;針對高溫,城市可以提前加蓋各種降溫設施。
自動駕駛甚上塵囂 國家政策不斷
盡管自動駕駛在早兩年就被頻繁地提及,但始終沒有真正實現,而2023年初,《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等新政策發布,以及禾賽科技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自動駕駛行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新格局。為了搶占智能網聯產業高地,北京、上海、天津、武漢、江蘇等多個城市新動作不斷,為自動駕駛規模化商用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優勢,加速推進全無人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進程。隨后,9月14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公路工程設施支持自動駕駛技術指南》;12月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
根據麥肯錫報告,全球自動駕駛半導體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110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290億美元(當前約2085.1億元人民幣)。此外,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范圍正從汽車擴展到船舶、飛機和機器人。
電梯吃人危險大 智慧物聯來管控
電梯事故每年都在發生,4月,一則《女孩被困酒店不準消防破壞電梯營救,消防員左右為難,父親崩潰!》的報道引起網上熱議。被困電梯到底該向誰求助,消防員有沒有權力強行切割電梯進行救人?10月18日12時許云南省彌勒市佛城商都發生一起電梯墜落事故,3人死亡,4人重傷,13人輕傷。電梯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隨著社會發展,電梯的普及率、使用率不斷提高,老舊電梯保有臺數逐年上升,電梯事故時有發生,電梯安全也成了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不斷發展,電梯安全管理也變得越來越智慧,智慧電梯時代已經到來!
行業展會推陳出新 多樣化主題展現
行業展會是每個行業的晴雨表,會吸引全國各地經銷商前往拓展市場。2023年的展會行業市場隨著疫情的完全放開,也重新迎來了屬于行業展會的春天,從3月份開始,各地展會陸續召開,與傳統的安防展會不同,如今的行業展會從智能家具、智慧教育、智能交通、無人機、數字城市、智慧園區等多個角度進行多樣化的展示,科技與智慧的碰撞成為各大展會的亮點,此外,如世界顯示產業大會、數字經濟博覽會、網絡安全博覽會等新型展會也不斷展現。
2023年還有什么值得關注的熱點,一起來跟我們說一說吧!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