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尼日利亞、英國、德國、比利時、瑞士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發現,隨著病毒疫情的爆發,利用便攜式DNA測序儀了解關于這種病毒疫情的更多信息是可能的。在他們發表在2019年1月4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標題為“Metagenomic sequencing at the epicenter of the Nigeria 2018 Lassa fever outbreak”的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對在尼日利亞近發生的一次病毒疫情期間受影響的患者中的拉沙病毒(Lassa virus)DNA的分析,以及他們取得的發現。
鑒于得知由拉沙病毒導致的拉沙熱(Lassa fever)病例在尼日利亞飆升,這些研究人員測試了這樣的一種稱為Oxford Nanopore MinION的DNA測序設備。當吃了已被受感染大鼠污染的食物時,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吸入來自大鼠糞便中的懸浮顆粒時,人們就會感染上這種病毒。
這些研究人員前往拉沙熱疫情現場,開始收集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樣本。他們總共收集了120例樣本,但是鑒于存在互聯網連接問題,他們僅能測試其中的36例樣本。不過這足以解答兩個為緊迫的問題:患者人數突然增加是由于病毒變異導致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如今能夠在人際間傳播嗎?幸運的是,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一發現允許衛生官員著重關注于大鼠控制,而不是設置隔離區。它還表明,便攜式DNA測序儀能夠在下一次大流行病失控之前,為阻止它提供急需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