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以前,你所轄配電站的情景可能是這樣的:
多數設備、裝置沒有聯網,只能在本地監測和操控;而聯網的各系統之間也是獨立運行,如同監控的“孤島”,安全管理效果不足;站內巡檢基本通過手工記錄,統計費時費力,無法實現實時監控和管理;多系統并存不僅增加投資成本,后期維護成本也大大增加,并且多個廠家的設備同時運行,相互扯皮現象又會浪費你大量時間和精力……
如今,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已步入正軌,規模在不斷擴大、速度在不斷加快,采用*物聯網、現代傳感和信息通信等技術的智能監測、控制設備得到廣泛應用,由“被動報修”變“主動監控”,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得到深度融合。
配電房要實現可觀可控,重要在兩方面,其一能“自我”感知,其二能“自由”控制。即通過對全站主要電氣設備、關鍵設備安裝地點以及周圍環境進行全天候狀態監視和智能控制,將采集的視頻、數據實現集中管理分析和一體化集成聯動,使配電站安全生產得到可靠保障,達到在控、可控、易控智能管理效果。
智能配電站房綜合監控平臺 監控界面
運檢管理人員通過后臺系統實時獲得配電站的所有監控狀況,及時發現配電站設備、環境異常及隱患,在故障發生前或發生時,作出有效的處理,全盤掌控運行信息,提高配電站數字化程度和全天候自動化監測水平。
軌道巡檢機器人 巡檢界面
電科恒鈦配電房智能環境監控系統實現了設備狀態全景化、數據分析智能化、生產指揮集約化、運檢管理精益化,并可根據各配電站實際建設情況進行系統平臺的定制,可視化展示配電站運行狀態,從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島”局面,幫助電力公司在大數據背景下提高電網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
《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明確提出,要實現設備、通道運行狀態及外部環境的在線監測,提高預警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目前智能電網建設已進入提升階段,隨著智能配電網設備市場的需求潛力持續釋放,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手段的運檢管理。電科恒鈦將遵循“可管可控、防護、可視可信、智能防御”策略,構建智能、高效、可靠、綠色的配電站安全防護運行體系。
功能
經典案例
山西晉西集團配電房項目
浙江桐廬局配電站所
杭州東衡眾創園配電房
福州銀河新城配電工程
莆田群輝開閉所配電工程
寧德金域家園配電工程
鄭州空港配電房
開封龍亭區金明大道配電房
開封市10千伏三義寨開閉所
河南南陽市西峽鐵路牽引站
內蒙古呼和浩特呼東鐵路牽引站
有三千余座變電站、近萬個配電房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