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臘八節,上海約瑟祝您節日快樂!
閱讀:393 發布時間:2021-1-20臘八這天我國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蕓豆、豇豆等豆類,
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早的臘八粥是紅小豆煮,后經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
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燕京歲時記》里則稱“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
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臘八粥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的。
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于佛教。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
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
自從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
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
也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栗、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
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 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
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會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
認為臘八供養佛陀的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
由此在我國北方地區逐漸形成了過“臘八節”喝臘八粥的風俗。
民間歌謠
晉東南流行一首歌謠,叫《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吃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