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紀寧實業有限公司>>公司動態>>ELISA實驗中本底及假陽性產生的原因分析
1. 基因工程抗原與合成肽抗原的區別
1.1 基因工程抗原是抗原基因在質粒載體中原核或真核表達的蛋白質抗原,多以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為表達系統。該類抗原與合成肽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a.分子量大。合成肽采用化學方法制備,由于工藝的局限,合成數量有限,只能達到數百個氨基酸;而利用基因工程制備的抗原,分子量更大。
b.穩定性好。包被的抗原的穩定性可使試劑盒的效期得到保證,早期以合成肽為包被抗原的試劑盒效期只有3-4 個月,采用基因工程抗原后效期大大延長了。
c.基因工程抗原將特異性抗原決定簇基因融合表達,表達產物包含更多的抗原決定簇,可提高試劑盒的靈敏度,提高檢出率。
d.純化難度大。基因工程抗原的純化技術難度較大。
1.2 合成多肽抗原是根據蛋白質抗原分子的某一抗原決定簇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的多肽片段。合成肽抗原有以下特點:
a.分子量太小
b.一般只含有一個抗原決定簇
c.純度高
d.穩定性差
由于基因工程抗原較于合成肽抗原有*的*性,ELISA 診斷試劑經歷了從合成肽向基因工程抗原的過渡。就HCV ELISA 試劑盒來講,*代產品為合成肽抗原,主要是HCV 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的肽片段;第二代產品包被的抗原既有基因工程抗原又有合成肽,只是當時的基因工程抗原不全,僅包括了HCV 的核心區片段;第三代產品基本上采用了基因工程抗原,而且這些抗原包括更多、更穩定、純度更高的HCV 特異性抗原。第三代試劑的敏感度大大提高了。
由于歷史的原因,人們往往以反應本底的好壞來衡量ELISA 反應試劑盒,因此有些廠家為了保持較好的本底采用了單片段基因工程抗原及合成肽包被,該類試劑盒的流行病學敏感度不夠,穩定性也成問題。值得欣慰的是也有廠家堅持試劑盒高的流行病學敏感度,科學得對待反應結果。
2.假陽性本底產生的原因
2. 1 抗原因素
2.1. 1 融合蛋白對基因工程抗原特異性的影響。以丙肝診斷試劑盒為例為例,因為包被的基因工程抗原為融合蛋白,包含了來自表達載體的一些序列,因此可以與血清中抗大腸桿菌的因子發生反應而產生了可疑標本。
2.1.2 錯誤排序的影響。合成肽在制備過程中,如果某些肽序列錯誤,會導致合成肽特異性改變而產生假陽性。另外,在構建基因工程表達載體時引入的HCV 核苷酸發生相位改變或點突變也會對抗原的特異性產生不利的影響,但由于基因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由工藝原因造成的抗原特異性降低會逐漸被克服。
2.2. 3 抗原純度對特異性的影響。以HCV 抗原為例,利用大腸桿菌大規模表達后需經破碎細胞、鹽析、粒子交換柱等分離純化步驟才能zui后的到一定純度的HCV 抗原。目前的工藝還不能做到抗原純度為100%,因此抗原中還混有大腸桿菌的其它雜蛋白,受過大腸桿菌感染的人,血清中的抗大腸桿菌抗體可和這些雜蛋白產生反應而引起假陽性。
2.2 人血清中的正常IgG
人血清中IgG 的濃度對HCV 試劑盒有較大的影響。HCV 試劑盒采用的間接法,酶標抗抗體能與人所有IgG 結合,而IgG 吸附于板孔的能力很強,因此我們采用100 微升樣稀加10 微升血清來將其稀釋以降低本底。到成人時,據統計學調查,成人的IgG 為12mg/ml,而有些人的IgG 濃度會遠遠高于此,這部分人的血清經ELISA 反應后往往會顯色。
2.3 人血情中異常的IgG
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骨髓瘤等)等病癥時,血清中的風濕小體和其它異常IgG(IgG 濃度達到50mg/ml)會引起本底升高或假陽性。
2.4 溶血的影響
當溶血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釋放到血清中,血紅蛋白具有過氧化物酶的性質,當其通過吸附或“PP 效應”(蛋白質間相互吸附的現象)結合后,可催化A、B 液顯色而造成假陽性。
2.5 操作不當引起
任何操作不當都會影響結果,因此在操作過程中保證操作的規范,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是得到準確結果的關鍵和基礎。
2.5.1 加樣
2.5.1.1 樣品稀釋液少加,或血清多加,都會引起本底增高。對于間接法來說,受上述兩個因素影響更大。因為血清中受檢的特異性IgG 只占總IgG 中的一小部分。IgG 的吸附性很強,非特異IgG 可直接吸附到固相載體上,有時也可吸附到包被抗原的表面。這些非特異的IgG均可以和酶標二抗發生反應而造成較高陰性本底或假陽性。如果加入的血清過多,高于規定的稀釋倍數,必將帶來陰性高值。
2.5.1.2 酶結合物的不正確加入。一般來講,酶也有一定的非特異吸附,將包被好的酶聯板再封閉,一方面也可避免酶的非特異性吸附。通常每孔加入的封閉液為120μl。如果加入的酶多于120μl 或加在較高的孔壁上或孔口,也會引起本底升高或假陽性。
2.5.2 溫育
5.2.1 由于試劑盒確定的一定溫度下的反應時間并不是反應的終點,升高反應的溫度,會加快反應,同樣增加時間會延長反應,這樣得到的反應程度會比試劑盒確定的反應程度多,也會引起陰性高值或假陽性。
5.2.2 由于試劑盒通常設定的反應溫度為37 度,在這個溫度下放置30 分鐘,蒸發的水分會很多,對于整個反應體系來講,各種反應物的濃度會不斷增加,這樣必會導致反應zui后的值升高。因此溫育時應蓋上膠貼。
5.2.3 試劑盒在設計時,反應是在靜置條件下完成的,如果反應改變為振動條件,會加快分子的熱運動,增加反應的機會。
5.2.4 試劑盒的溫育過程是在培養箱中進行,這和水浴的條件不一樣。水浴可是酶聯板迅速升溫,但較難將溫度控制在較穩定的溫度,往往高于37 度,同樣會引起高值陰性。
2.5.3.洗板
2.5.3.1 各個廠家使用的洗液配方是不同的,是根據各自試劑的條件配制的,采用不配套的洗液常會得到不正常的反應結果,包括本底過高。本公司的洗液采用*的洗滌系統不能和其它公司的試劑盒混用。
2.5.3.2 試劑盒中提供的洗液是濃縮的,應該稀釋到規定的倍數使用,過多稀釋洗液,會影響洗液的效果,而使反應的本底過高。
2.5.3.3 稀釋洗液的水應該是新鮮的蒸餾水,電導率小于1.2μs。如果水中含有過多的Ca2+、Mg2+,這些離子會占用表面活性劑,影響洗滌效果。
2.5.3.4 洗板時,應每孔加滿洗液,如果加入的洗液液量不夠,對洗滌的效果影響也是很大的。本公司的酶聯板板孔為400μl,比別的廠家的板孔大,因此洗了別公司的板后要及時調整液量,以避免加液量不滿。
2.5.3.5 洗板的次數不夠孔內多余的抗原(抗體)或酶結合物不能*去除,也會因此本底升高。
2.5.3.6 洗板的強度和洗板的浸泡時間是密切相關的。洗板機不同,使用的泵不同,液體加入時的沖力不同。如果加入洗液的沖力不大,也沒有設定浸泡時間,同樣會使結果的A 值偏高。
2.5.3.7 洗板完畢后,要進行拍板,盡量采用質量好的毛巾和吸水紙,使用易掉渣的紙,紙屑會留在板孔中,由于紙屑中含有氧化劑而造成高值陰性。
2.5.4 顯色。加A、B 液準確,順序不能顛倒,要及時終止顯色。終止后要在3 分鐘內讀數,否則強陽性會變低。
2.5.5.槍頭、加樣槽或其它來源的污染
如果使用的槍頭、加樣槽是反復使用的,必須肯定其沒有來自酶或陽性的污染。酶作為反應的催化劑,及其微量也會很明顯影響反應。反復使用的槍頭、加樣槽清洗不當,也會干擾反應。如將槍頭使用84 消毒液浸泡而沒有沖洗干凈,因為84 是強氧化劑,加入AB 液后就會顯色。同樣槍頭和加樣槽不正確清洗,改變加入試劑的PH 值,反應的結果也會不正常。常常有人用手紙將加樣槽擦干,但是如果使用的手紙容易掉渣,會將紙上的強氧化劑留在槽中而影響反應。
2.5.6.測A 值時,微孔條底部不透明、帶水滴、有劃痕及不規則的表面都可能引起A 值的升高。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