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國慶假期,全省各地、各部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細抓實假期安全防范工作,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落實隱患排查和風險防范措施,筑牢安全防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假期七天,全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災害事故。 假期期間,廣州市荔灣區主要景點共接待游客241.11萬人次,沒有發生一般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如何促成安全與發展并行?這離不開荔灣區采用的“12368”工作方法,即確定“一個總目標”、召開“兩個會議”、印發“三個方案”、劃成“六大重點片區”、成立“八個督導組”。
荔灣區緊緊圍繞“歡樂祥和、平安穩定”這一個國慶假期總目標,節前召開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兩個專題會”,研究部署國慶假期安全防范工作,強調要嚴密防范節假日期間重點領域突出風險,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及節假日“每日一調度、一研判、一督辦、一報告”機制。荔灣區安委辦印發了《區領導帶隊開展中秋國慶安全生產督導檢查的通知》《關于開展中秋國慶期間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以及《關于做好2024年中秋假期值班值守工作的通知》“三個方案”,各部門、各街道嚴格按照方案要求,采取網格巡查、聯合檢查、晚上督查等多種形式開展節前大檢查,全區嚴格落實局、處、科三級值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時刻保持應急狀態,切實守好“安全關”。為切實做好假期重點景區的安全防范工作,荔灣區進一步完善了永慶坊、沙面西堤、上下九、陳家祠、荔灣湖和大灣區藝術中心等“六大重點片區”的應急聯動方案。區安委辦成立了八個督導檢查組,深入重點行業,并邀請專家開展幫扶活動,要求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國慶假期一律停工整改。
珠海市情侶路沿線憑借著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山海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與歷史底蘊、科學的城市規劃與交通優勢以及優美的生態環境與豐富的旅游體驗,成為廣受游客青睞的“網紅”打卡地。然而,假期期間前來情侶路參觀游玩的游客數量不斷攀升,安全風險和管理壓力不斷加大。如何提升沿線的應急救援能力?珠海市采取了在香洲區、高新區情侶路沿線人員密集區域
投放微型應急屋的舉措。這些微型應急屋外觀美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內部配備了AED自動除顫儀、救生衣、
救生圈、救生繩、急救包等多種應急救援設備,可滿足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需求。此舉措不僅提升了城市的安全保障水平,也為市民和游客的日常生活和休閑活動提供了更加安心的環境。
今年國慶假期,
汕尾市組織舉辦“向大海出發 遇見好玩汕尾”國慶黃金周文旅系列活動,加之全市森林火險黃色預警信號生效,海域船只航行、作業受冷空氣和臺風外環流影響等情況,安全防范工作壓力進一步增大。其中,
突出科技支撐是汕尾打好2024年國慶安全防范“主動仗”的一個亮點。國慶重大活動期間,汕尾市應急救援支隊出動應急通信指揮車、長續航
無人機、單兵圖傳、布控球圖傳、Ka衛星網絡等設備,實時將現場畫面傳回市應急指揮中心,充分運用通信保障力量為活動指揮部提供監測、決策科技支撐,保障活動安全開展。此外,通過衛星監測林火系統、林火遠程視頻監控等手段實時監控野外火情,如出現熱點或發現煙點火點,及時通報屬地核查處置。
假期期間,群眾進山旅游、休閑觀光等活動頻增,加之秋收備耕農林事用火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難度加大,疊加天氣持續干燥等不利因素影響,森林防滅火形勢嚴峻。如何筑牢森林防滅火安全防線?清遠市清城區堅持“六個強化”,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及森林生態資源安全。
強化動員部署,節前召開國慶重陽森林防滅火工作部署會議,研究部署國慶重陽期間森林防滅火工作,壓實工作責任。強化預警監測,及時發布火險預警信息,提醒各鎮街(場)根據天氣預測和氣象火險等級,及時調整防控措施及布防力量,做到科學有效防范應對。強化火源管控,發布《清遠市清城區人民政府2024年森林特別防護期森林防火禁火令》,在主要進山路口、重點區域設立防火檢查站點192個,劃定責任區域113個,參與布防值班巡護3289人次,在防火檢查站和進山入口處設立火種留置箱,堅決將火源堵在山下、防在林外。強化督導檢查,區級第一林長,區級林長分別到飛來峽鎮、飛霞風景區開展巡林工作,區政府分管同志到石角鎮崗咀防火護林站和洲心街南峽山護林站實地查看工作落實情況,區森防辦安排七個督導檢查組和四個攜裝巡防組,在國慶期間開展防滅火督導巡查檢查,助推工作落實。強化宣傳教育,通過設立宣傳站點、懸掛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提升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增強森林防火自覺性和主動性。強化值班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有火必報制度,在涉林網紅打卡點、人員聚集的野景點等安排力量靠前駐守和配置應急處置裝備,全區12支專業、半專業隊伍346人全員在崗在位,做好應急準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