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2024年12月24日,在“2025中國信通院深度觀察報告會”舉辦期間,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的“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分論壇”在北京召開。
本次論壇以“數啟轉型新篇 智繪城市未來”為主題,國家數據局數字經濟司副司長陸冬森、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出席并致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仇保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凱發表主旨演講。共計200多位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現場參會。本次論壇致辭及主旨演講環節由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所長徐志發主持。
陸冬森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智慧
城市建設發展。國家數據局貫徹落實相關精神,提出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新理念。從發展階段看,歷經多年,城市數字化從“點狀”“條線”向 “面上” 不斷演進;推進理念上,以城市為綜合載體,注重技術架構重塑、管理流程變革與產城融合;推進實踐中,數據局會同多部門印發指導意見,各地積極響應,通過超前部署構建數據底座,推動數據開發利用與流通,在經濟、治理、服務等多領域催生亮點場景,有力推動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進程。
余曉暉表示,我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呈現三大特征。一是“大綜合、一體化” 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城市各領域各環節,基本構建了全域整體智治體系,破解治理服務難題。二是數據要素成城市發展關鍵點,加速驅動業務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新型產城融合等發展。三是AI、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創新正催生轉型 “新奇點”,各地超前、集約部署智能中樞、數字孿生底座等,支撐應用場景創新,助力城市邁向宜居、韌性、智慧新階段。
在主旨演講環節,汪玉凱發表題為《智慧城市發展新階段:全域數字化轉型》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智慧城市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載體,其建設框架涵蓋數字政務、數字社會、數字經濟等方方面面,全域數字化轉型必將成為智慧城市發展新路徑。全域數字化轉型以數據融通等為手段,其目標是實現城市治理現代化,雖面臨諸多問題,但通過數據與改革雙輪驅動,將有力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和居民生活品質。
仇保興發表題為《智慧城市的“生成”與“構成”》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智慧城市建設需重視“構成式”設計偏差、忽視民眾需求等問題,應明確城市公共品、商務品區別,“構成式”構建如 “一網通辦” “一網通管” 等核心公共品體系,以及按照居民需求,“生成式”構建各應用場景等商務品體系,推動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生成動力相結合,實現全場景智慧,打造自適應且民眾滿意的智慧城市。
隨后,論壇由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數字孿生與城市數字化研究部主任崔穎主持。
在重磅發布環節,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數字孿生與城市數字化研究部副主任劉小林發布并解讀了《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行業洞察報告(2024年)》。中國信通院廣州智慧城市研究院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夢發布并解讀了《數字孿生賦能低空經濟研究報告(2024年)》。
在儀式環節,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所長徐志發、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張楨分別為“2024年數字孿生技術應用典型案例”和“數字孿生技術應用潛力案例”獲獎單位頒發證書。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數字孿生與城市數字化研究部副主任張育雄就本次案例征集活動做了總結和案例分析。
專題演講環節,來自蘇州工業園區
大數據管理中心、貴安新區大數據發展服務中心、東軟集團數字政府研究院、華為公司算力平臺先遣隊、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研究院、深圳有方科技的領導及專家,圍繞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問題、實踐經驗與探索思考進行了精彩分享。
“圓桌討論”環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楊滔、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偉、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總工程師郭中梅等專家代表,圍繞“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洞察與思考”主題,展開深入交流探討,分享了各自在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與“韌性城市”“產城融合”中的寶貴經驗與深刻見解,現場思維碰撞,精彩紛呈。
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新方向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未來,中國信通院將繼續洞察發展態勢,聯合業界力量,共同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落地,助力城市實現智慧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