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在日常生活中,安檢越來約常見,無論是做地鐵、火車還是飛機,以及進入一些公共場合如博物館、體育館、展覽展館,甚至醫院、商場等都需要經過一道
安檢門。安檢面前人人平等,無論你是普通老百姓還是明星、政要,都是一視同仁需要接受安檢。于是,就有人擔心:過安檢會不會有電離輻射安全問題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下各種安檢儀器,以及它們的工作原理、輻射量吧!
X光行李安檢機:采用穿透式成像,典型單次劑量0.05-0.2μSv(相當于高空飛行2分鐘受到的宇宙輻射)
金屬探測門:依賴低頻電磁場(約10kHz),能量強度低于普通吹風機產生的電磁場
手持金屬探測器:工作頻率6-20kHz,功率密度小于1μW/cm²(手機通話時的功率密度約300μW/cm²)
2、新型主動式毫米波安檢儀
工作原理:通過發射24-30GHz高頻毫米波(約為WiFi信號頻率的100倍),利用反射波構建人體表面成像。
輻射性質:非電離輻射,光子能量僅為0.0001-0.001eV,遠低于破壞DNA所需的12eV閾值
劑量對比:單次掃描劑量約0.00025μSv,相當于自然本底輻射20分鐘的暴露量
其實,現代安檢系統均通過IEC 62489(電磁場安全)和FDA輻射安全認證,其輻射風險顯著低于日常使用手機(年均暴露時間約300小時)或乘坐飛機(每小時3-5μSv)。從輻射防護ALARA原則(合理可行盡量低)考量,現有安檢措施已達到最優化的安全標準。
那么,為什么說毫米波安檢儀“沒有輻射”呢?
這里需要澄清的是毫米波安檢儀也是會發射出電磁波的,只不過波的頻率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所以嚴格來說是“不會產生有害電離輻射”。
雖然,即便是普通的安檢儀其實他的輻射也是非常小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對于孕婦、兒童、心臟起搏器佩戴者或者對輻射特別敏感的人群,還是會非常關注這個問題。隨著毫米波安檢儀的到來,這些人總算可以放心大膽的過安檢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