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2022年下半年以來,慈溪市立足市場主體多、消防安全基礎薄、監管負擔重的現狀,以智慧消防建設破題重塑消防安全新體系,蹚出一條“政府引導+社會化推進”促消防可持續安全的新路,火災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該市國企工貿集團與大華股份子公司組建混改公司,打造防、滅、管一體化的智慧消防物聯監管平臺,今年2月正式運營,累計接入5.2萬家場所、29.64萬處感知設備,提前有效預警并處置火情37起,其中成災13起,從發現到處置平均縮短4.7分鐘;去年下半年,該市接火警348起、成災33起,同比分別下降25%和50.7%;今年1-2月,接火警100起、成災9起,同比分別下降24.2%和35.7%。
一、“全景上云+全網聯動” 確保突發火情“處置早”
1、監控設備覆蓋到邊
劃定工業企業、10人以上出租房、住宅小區、高層建筑、娛樂場所、沿街商鋪、弱勢群體住所、養老院等14類場所,分類明確智慧煙感、智慧用電、智能充電樁、高空瞭望等監控設備安裝與市級平臺接入要求,其中對工業企業重大火災風險源及電瓶車充電處等關鍵部位細化可視化煙感數量要求。目前,5.2萬家場所(單位)、29.64萬處設備的新裝率分別達到88.5%和73.4%,發現預警21萬余次。
2、突發火情聯動到線
市級平臺開發應用駕駛艙、感知建設、運營監管等6大功能模塊,與該市119接處警平臺共享操作界面。前端設備一旦感知火情,智慧消防平臺即時電話同步自動呼叫119平臺、鎮街專職消防隊、村社微型消防站、火情發生單位責任人,并通過救援人員單兵裝備即時生成火情點位、最快路線、周邊水源等導航微圖,最大程度節省火情多頭核實、人工報警電話占線、方言溝通不暢等時間成本。目前通過平臺發現處置的13起成災火災均早于人工報警;下步視情開發實時天氣、風向等輔助功能。
3、救援力量部署到底
按照“救早滅小”要求,在現有5個市級消防救援主站點、18個鎮街消防工作站全覆蓋、建成17支政府專職消防隊的基礎上,面向行政村(社區)、消防重點單位、規上企業推廣建設微型消防站,并由市鎮財政分別按每年每家各1萬元的標準補助村(社區)。三級救援隊伍共享市智慧消防平臺信息,接受實時調度,力爭火警“1分鐘出動、3分鐘到場、5分鐘處置”。目前,331個村(社區)、386家2023年度消防重點單位、1552家規上企業已實現微型消防站全覆蓋。
二、“正向引導+反向倒逼” 解決場所設備“怎么建”
1、應用保險工具,做好“以融促建”文章
由市場份額較大的若干家保險公司組建共保體,開發“財產綜合險+火災公眾責任險+雇主責任險”三險統保產品,設計費率風險調整因子、風險偏離系數等浮動機制,保費高低與企業是否安裝應用智慧消防設備等安全措施掛鉤,保險公司提取一定比例保費,用于企業智慧消防持續建設和維保費用支出,并為企業提供安全生產培訓。目前已在110余家企業試點,涵蓋投保需求較強的打火機等行業,下步向紡織、電器、塑料等行業推廣。
2、用好階段政策,做好“以補助建”文章
弱勢群體住所由該市財政一次性補貼建設費用。沿街商鋪由市鎮兩級財政各補貼25%。高空瞭望設備由鎮街財政全額保障,或由市級運營公司出資建設、鎮街分期支付租賃費用。工業企業按照該市2022年度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給予技改項目投資一定比例配套獎勵。目前,沿街商鋪、弱勢群體住所已實現設備安裝接入全覆蓋,高空瞭望設備完成2/3,一般工業企業完成60%。
3、借力執法整治,做好“以律推建”文章
在燃氣安全領域,重點檢查餐飲經營單位、企業食堂等是否合規使用燃氣及器具、是否存在倒灌燃氣等行為,借勢督促數字化燃氣泄漏報警器安裝更新,對多次督促仍拒絕安裝的用戶依法從嚴采取停氣、罰款等措施。累計排摸相關單位5300余家,數字化升級2000余家。在企業拆違領域,將智慧消防設備安裝要求納入存量違章建筑消防安全整改標準,企業消除安全隱患后,經審批驗收可備案申請“暫時不予拆除”。如龍山鎮應用該辦法推動企業安裝設備8300余套,企業覆蓋率達到95%。
三、“規范標準+制度創新” 推動各方主體“管得牢”
1、規范平臺公司運營,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
市級平臺從迭代升級應用場景、配足注冊消防工程師等方面優化服務,下步按需開發電焊、充電樁、壓鑄等重點應用場景。針對部分鎮街智能消防建設起步早、缺乏統一規劃、運營公司多、數據格式不一、運管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市級編制智慧消防建設運營規范與平臺數據接入標準,12家鎮街公司全部開通歷史數據接口、統一執行市級標準,實現建新利舊、減少重復投資,同時,依托市級平臺從隱患發現、設備在線、火警響應等多維度統計分析、定期通報,倒逼運營不規范的鎮街公司及時整改、甚至淘汰出清。
2、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從“走量處罰”向“專業評估”轉變
2022年,高于寧波標準配置鎮街應急消防管理所在編與輔助人員,將200余項罰額5萬元以下的行政處罰權、11項消防行政處罰權委托下放鎮街,實現應急管理系統全年*、事前處罰量、事前罰款額均居寧波首位,消防執法辦案總量增長426%。在此基礎上,推動將有限的安全生產責任險補助從平攤給企業改為定向獎補保險公司,且保險公司可從安責險保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派遣專家常態化入駐鎮街,協同開展企業安全風險評估,帶動基層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提升。專家委派方向、評估質量等由屬地政府評定。計劃每個小鎮常駐專家1名、大鎮2名,首批在5個鎮街試點。
3.壓實市場主體責任,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推動市級智慧消防平臺打通與省消防自主管理平臺物聯網數據鏈路,參照省、寧波標準構建鎮(街道)消防安全指數,集成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工業企業、危險化學品場所等自主管理、消防執法、災后處置等數據,實現管理情況可查可溯。平臺歸集既發火情形成目錄,智能匹配責任單位,督促單位一把手通過典型火情警示教育、單位內部上消防安全課等方式,提升本單位人員消防安全意識,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平臺目錄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