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鐵力市行政區域內共有集水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0條,其中,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規模以上的河流2條(呼蘭河、依吉密河),河流總長度925.84公里。自2020年以來,鐵力市累計投資1175.23萬元,創新建設“數字化水利”平臺,將水旱災害防御、灌區供水自動化、河道采砂管理等納入平臺管理,并逐步加強系統平臺軟硬件擴展能力,探索結合水利工作實際需求,開發適合本地特點的“智慧水利平臺”,建立“動態感知、智能預警、協同治理”的智能指揮中心,形成有效的運管機制。
一是開拓創新,先行先試。借鑒全國先進做法的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空間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等手段對水利行業各類信息進行深入挖掘與分析,建立集“動態立體感知、智能信息管理、智慧決策應用”為一體的水利服務平臺,結合本地水務工作實際,整合系統內全部資源,開發建設一套適合本地的數字化智慧水利平臺系統,成為省內第一家運用數字化平臺的縣市。
二是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結合縣級水利工作需要,數字化平臺共開發河湖管理一張圖、水旱災害監測預警系統、農村飲水安全系統、自動化農業灌溉供水系統、水資源管理信息化、河湖長巡河管理系統、河道保潔管理系統、河道采砂管理系統等八大板塊,圍繞水資源配置、防洪保安、生態河湖等體系的高效運行、科學調度,提高信息感知、數據處理、調度決策輔助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著力形成智能高效數字水利網,更好服務水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三是提升效能,謀劃長遠。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探索整合現有水利業務資源,主動融入鐵力市智慧城市建設,通過數據端口互通加大數據擴展空間;強化基礎信息采集手段,分梯次對軟硬件設備進行全面升級改造,不斷完善各類預警預報系統;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推動水利工程建設與智慧水利開發兩手發力,構建適應現代化的水治理數字化體系,逐步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減輕各職能部門工作壓力,全面提升行業工作效能。
接下來,鐵力市水務局將努力查找工作不足,調研學習其他省市智慧水務建設的先進經驗,探索總結數字化水利建設工作中的優秀做法,逐步完善數字化智慧水利平臺各項技術功能,加強基礎信息、監測信息、業務信息的集中管理,為水資源管理、水環境治理、水利工程監管等分析研判和科學決策提供有利支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