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近年來,微山縣高度重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數據賦能作用,全力推廣“數字+”模式,以數字化建設引領便民服務、生態保護、社會治理、鄉村振興,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依托數字技術,推進“數字+便民服務”
推行“免證辦事”。歸集電子證照216類、58萬余條,為政務服務共享應用數據提供強有力支撐。全流程管理基層電子證明,實現居住證明、貧困證明等7類證明線上制發。積極推動“魯通碼”“一碼通行”全域覆蓋,在政務服務、醫療健康、文化旅游、酒店入住、門禁通行等領域打造“魯通碼”應用場景70個。
建設智慧圖書館。新增智能化服務設施,配備智能引導機器人、3D視聽體驗機、寶寶智庫、虛擬演播廳、數字閱讀長廊等20余種智能化設備,全天候智能分析入館人數、讀者類型和借閱行為等數據,根據統計圖示,調整志愿者數量、書籍位置等,實現精準高效服務。
建設數字平臺,推進“數字+生態保護”
打造智慧生態監測平臺。創建“1+1+N”數據保護濕地模式,建設1個大數據中心、1個信息管理云平臺和多個監測、巡護、科普平臺,三維重建保護地全景,實時監測野生動植物規律及生態環境現狀。建立野生動物自動采集管理庫,自動識別存儲拍攝的生物照片,無縫對接智慧生態監測平臺。
建立入湖水質監測平臺。制作177個排污口分布圖,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35個,包含14個入境水站、13個入湖水站、8個浮船站,實時監測湖區和入湖河流水質,水質超標自動報警,縣鄉聯動溯源整改,實現入境、入湖、國控斷面水質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共享聯動。
覆蓋數字天眼,推進“數字+社會治理”
實施天網工程。縣鄉村一體化建設,織密邊界封控、主要道路、重點場所、單元防控、城市制高點等“五位一體”監控覆蓋網,智能監控實現全覆蓋,新建高清探頭3052個、智能卡口43處、技防村482個、智慧安防小區129個,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通過算法自動篩選目標視頻圖片,精準化水平大幅提高。
加強集約建設。在全市首創“直連”模式,按照“融合、共享、節約”原則,依托縣大數據中心機房建設視頻監控中心,新建探頭、原建探頭和社會自建探頭直連監控中心,鎮街不設分機房,實現資源集約、資金節約。健全圖偵引領警務機制體系,推出“扁平指揮、可視處置、合成作戰”模式,“天網工程”建設應用以來,尋回走失老人兒童56人,破獲各類案件124起,刑事警情下降21.5%、治安警情下降38.4%。
強化數字引領,推進“數字+鄉村振興”
數字賦能鄉村黨建。打造“智慧黨建”應用場景,開發“智慧黨建”微信小程序,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整合黨務信息,實現黨組織、黨員、黨務工作數字化動態管理,設立美麗鄉村、換屆公示、村務公開等模塊,將“三會一課”、村務公開等搬上云端,打造支部陣地、黨組織活動、黨員公益等應用,打破黨員與組織、黨員與黨員間的時空界限。
數字賦能鄉村環境。打造“互聯網+基層治理”云平臺,針對占道經營、機動車違停、垃圾暴露、垃圾滿溢等違法違規行為,平臺自動監控,向經營和管理者智能預警,同步向網格員發送預警處理信息。云平臺具備自動監測轄區內水域汛情、防火管理、秸稈禁燒、智慧守土的功能,網格員通過云上巡查,實現工作管理質效大幅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