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在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豐碩的數字治理成果隨處可見:市民出門前只要打開“掌上公交”,就能實時看到附近公交站點、線路和到站時間,輕松掌握公交出行實時動態;就診時只需出示電子健康卡,醫生便可看到全市20余家醫院、110家鄉鎮衛生院的電子就診記錄;全市首家縣域“智慧共享中藥房”則讓患者取中藥像點外賣一樣方便……新型智慧城市的提速創建,讓數字化這個“看不見”的創新引擎,為梁山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強勢賦能,也為數字山東建設寫下一份生動答卷。
“數”惠民生 補貼政策資金精準落地
錄入數據累計達61.16萬人次、覆蓋用戶群體20.13萬人次、推送政策46條,累計發放金額1.55億元……今年以來,梁山縣聚焦惠民補貼數據不暢通、政策宣導下沉不夠深、惠民補貼資金監管難等問題,依托“山東通”、愛山東APP創新打造“惠民補貼”平臺,構建了“兩直達一預警一服務”模式,通過標簽式的方式對人員進行管理,為后期網格員篩查提供數據支撐,實現數據共享、上下協同,讓惠民補貼插上數字化的“翅膀”。
“各部門通過平臺發布宣導惠民補貼政策時,可根據不同受眾的身份標簽進行精準化推送,相關群眾打開愛山東APP就能查看自己可享受的惠民補貼政策,確保了政策宣導無死角,政策宣導無遺漏。”梁山縣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本部門惠民補貼數據上傳惠民補貼平臺后,鄉鎮(街道)也可查看本鎮街的各類補貼數據統計情況及受眾群體情況,同時,群眾也可查看自己已享受的補貼情況及補貼金額,讓每筆惠民資金都有據可查有數可看,各項明細“曬”在陽光下。
數據壁壘的打通讓資金使用更加便捷的同時,也讓資金管理更加精準。依托一體化大數據平臺縣級節點數據中臺的數據匯聚、治理、共享、開放能力,平臺各類數據資源都被盤活:戶籍人口庫、殘疾人數據庫、農村低保數據庫、城鎮低保數據庫等各類數據與各類補貼實發數據進行自動清洗對比,預警預測異常數據,并推送至部門和基層網格員隊伍及時核實,進一步保障了國家惠民補貼資金安全。
“數”算運力 優化城市出行效率
公共交通便利與否,體現了一座城市的生活品質。“讓乘客有車坐”,是公共交通的基礎問題,“讓乘客體驗更好”,則需要在智慧交通上下功夫。為解決線路交錯復雜、等車夏天“酷熱”冬天“寒冷”等問題,梁山縣改變增加線路班次的傳統思路,從提升“運力”到依靠“算力”,在“愛山東”APP推出“掌上公交”實時出行查詢平臺,利用大數據精準定位客運班線車輛行駛信息,為市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公交乘車服務,實現了公共交通的整體優化和精細運營。
“市民可通過愛山東APP打開實時公交小程序,就能查詢附近站點、公交線路、到站時間距離等乘車信息,輕松掌握實時動態,享受最準確、最快捷的公交查詢服務。”不再需要長時間等待公交車的到來,也不用再擔心迷路或錯過站點。實時公交查詢服務的上線,大大提高了在梁山縣的出行效率和乘車體驗,提升了城市交通運輸效能。數字補齊服務短板,公共交通必將吸引更多人將其作為出行選擇。
“數”進萬家 醫療便民打通“最后一公里”
“原來我到醫院看病,之前的檢查、診斷報告都得帶著,找不到了還得再復檢,現在出示電子健康卡后,之前的檢查記錄竟然全都顯示出來了,可真是方便太多了!”在梁山縣人民醫院就診的患者感慨道。
在梁山縣任何一家醫療機構,患者只需要出示電子健康卡,醫生便可以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系統查看到患者在全市20余家醫院、110家鄉鎮衛生院的電子健康檔案、門診住院醫囑、費用、檢驗檢查報告、電子病歷等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各項生理和病歷信息,減少不必要的檢驗檢查,快速掌握患者的既往就醫信息,快速診斷,及時治療,最大限度地為患者節省就醫費用,節約就醫時間。
同時,依托縣中醫院,梁山縣還打造了濟寧市首家縣域“智慧共享中藥房”,全縣15家鄉鎮衛生院加入組建了中醫藥發展聯盟,群眾中醫藥醫療服務水平大大提高。“患者在鄉鎮衛生院開方結算后,藥方就會同步傳到縣中醫院中藥房,我們來進行專業審核,統一調配、統一藥品,全程自動控制煎藥,確保中藥湯劑質量。同時還確保湯劑免費配送到家,讓患者及時喝上更放心、安全的中藥湯劑。”縣中醫院中藥房負責人說。截至目前,“智慧共享中藥房”已實現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累計送藥上門1800余人次。中醫藥診療流程也由原來的超100分鐘縮短至約30分鐘,梁山中醫藥服務像“收快遞”一樣便捷。
守正創新,乘勢而上。隨著數字政府建設的持續推進,“智慧化”將成為彰顯梁山人民幸福指數的新依據。在不斷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道路上,“數字梁山”正行穩致遠、步履鏗鏘。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