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企業關注】一個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內會排放多少溫室氣體?近年來,這個問題愈發引得各個國家關注,“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屬于碳排放核算的一種,一般指產品從原材料加工、運輸、生產到出廠銷售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加快提升我國重點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促進相關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意見》提出兩個階段的目標,到2030年,國家層面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覆蓋范圍廣、數據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強的重點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基本建成,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全面建立,碳標識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普遍認同,主要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和碳標識得到國際廣泛認可,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5年,國家層面出臺5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重點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初步建成,國家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跡核算和標識在生產、消費、貿易、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顯著拓展,若干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和碳標識實現國際互認。
《意見》制定了五項重點任務。分別是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加強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建設、建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豐富產品碳足跡應用場景、推動碳足跡國際銜接與互認。
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等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有關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按照團體標準先行先試、逐步轉化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的原則,研究制定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條件成熟的可直接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
豐富產品碳足跡應用場景方面,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汽車等大型消費品為重點,有序推進碳標識在消費品領域的推廣應用,引導商場和電商平臺等企業主動展示商品碳標識,鼓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碳足跡較低的產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