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政策法規】最近,上海重磅發布多個文件支持智慧城市各領域發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近期,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介紹,新一輪新基建《行動方案》緊抓智能算力、大模型、數據要素、區塊鏈、機器人等技術發展趨勢和綠色低碳節能要求,立足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強化技術引領、應用引導、統籌布局、開放合作。
主要目標是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能級邁上新臺階,實現“4個建成”:初步建成以5G-A和萬兆光網為標志的全球雙萬兆城市;加快建成支撐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區塊鏈創新應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質量數據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服務功能最強的創新基礎設施集群;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規模城市智能終端設施體系。
上海市經信委等部門印發《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
10月19日,上海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 、市財政局、市統計局印發《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 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2023-2025年)》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促進三個突破,在品牌、應用場景和產業規模方面實現“十百千”突破——打造10家行業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個標桿示范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億元機器人關聯產業規模;建設三個公共服務平臺,智能機器人檢測與中試驗證創新中心、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通用機器人產業研究院等;推動制造業重點產業工業機器人密度達500臺/萬人,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
上海臨港發布《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
近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發布《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方案》明確,到2025年,力爭把臨港新片區建成全國第一個“數據通全路、云網聯全車、智能賦全城”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其中,汽車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年平均增長率超過30%。培育營收超百億元企業5家,集聚企業及機構超過500家,引進5萬名汽車人才,帶動人工智能產業突破500億元,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大關,傳感器、芯片、通信、操作系統等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上海市住建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通知》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以下簡稱“加裝電梯工程”)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人出行的重要民生工程。為進一步落實加裝電梯工程參建各方責任,規范建設行為,強化施工過程的質量安全管控。建設(代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依法承擔質量終身責任,簽署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
《上海市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
上海市市政府新聞辦11月15日下午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為人介紹《上海市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有關情況。本市制定了《上海市持續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自覺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比例達到98%;居住區和單位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率穩定在95%以上;市民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6%;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率達到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5%以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