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為聚力突破數字強市建設,濟寧市大數據中心牽頭建設“衛星遙感數據解譯超融合平臺”,形成以“1”個空天地數據資源池為基礎,“1”個智能調度與解譯平臺為支撐,“N”個數字化應用場景為核心的空天監測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構筑1個數據資源池
形成遙感影像“一張圖”
全面統籌全市遙感影像數據獲取和處理需求,通過“一采多用”的模式,接入高分系列衛星數據、資源系列衛星數據,并結合應用需求補充吉林1號以及氣象衛星數據、雷達衛星數據,有效解決遙感數據重復采集、重復生產、覆蓋不全等問題,為政府部門行業監管提供綜合的、快捷的衛星遙感數據與成果服務,目前已統籌近500景原始影像數據。對獲取的衛星原始影像數據,通過坐標校正、圖片調色、拼接鑲嵌、質檢等多個環節,制成了涵蓋生態環境、城鄉水務、交通、能源、應急等領域的30萬張影像地圖,為數據分析提供支撐。
搭建1個數據解譯中臺
實現衛星圖像智能解譯
發揮遙感影像變化監測的優勢,利用衛星影像覆蓋范圍廣、重訪周期穩定等特點,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在生態環保、流域治理、防汛抗旱、能源安全等領域,打造了農作物識別、河湖岸線變化監測、飲用水源地違建識別、城市裸土監測、水域岸線管護、岸線沉降、坑塘水體識別、南四湖全流域氣象監測、森林火情監測、土壤墑情監測、輸油氣管線和高壓線保護監測等12類模型算法,根據衛星圖像前后對比形成變化監測圖斑,對監測異常情況提供智能預警服務。
打造N個數據應用場景
賦能城市智能管理
依托平臺,聚焦城市管理的難點堵點,在能源安全、生態環保等領域開展先試先用。在能源安全領域,針對油氣管道和高壓電線人工巡檢成本高、周期長、成效低的問題,平臺將油氣管道兩側200米和高壓電線兩側30米區域納入衛星監測范圍,通過衛星影像對比,對監測區域內建筑、樹木、道路、堆土等變化情況進行智能分析比對,對發現影響管道或線路安全的即時在地圖予以標注預警,并以短信形式通知業務部門進行現場處置,目前平臺已實現我市1200千米長輸油氣管道和7000千米高壓線路監測全覆蓋。在生態環保領域,針對城市揚塵管控問題,將我市城區建筑施工工地、道路施工工地以及企業堆場等生產作業區域防塵網覆蓋情況納入監測范圍,平臺定期評估城市苫蓋率,對未按規定進行防塵覆蓋的向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門進行預警,此外,平臺還通過對我市各類農作物種類、范圍和水位線的變化,實現對河湖水質的智能監測評估。目前,衛星遙感數據解譯超融合平臺已提供130余次遙感監測服務,發現異常圖斑2134處,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