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與試劑
1.小牛血清 取新生的小牛,無菌采血,分離血清。于56℃滅活后分裝小瓶,放入低溫冰箱保存。
2.雙抗 配成每毫升含青霉素1.00×104U,鏈霉素1.00×104U的混合液。存放于-20℃。
3.6%NaHCO3水溶液
4.肝素 以滅菌生理鹽水配成500U/ml,115℃滅菌30min,4℃保存備用。
5.PHA 以滅菌生理鹽水配成1 000µg/ml,經G-5漏斗過濾,分裝小瓶,保存于-20℃備用。
6.姬姆薩染液、瑞氏染液。
7.pH6.4磷酸鹽緩沖液:
KH2PO4 6.62g
Na2HPO4 2.56g
H2O 1 000.00ml
8.營養液 采用199營養液或RPMI-1640營養液,配法如下:
199營養液 79.00ml
小牛血清 20.00ml
“雙抗" 1.00ml
依次加入后,再用高壓滅菌的6% NaHCO3液調pH至7.2~7.3,分裝小瓶,每 瓶0.2ml。
(二)操作方法
1. 于培養瓶內加0.2ml馬血,對照組與試驗組各做2瓶,試驗組均加PHA 30µg;
2.37℃培養72h,每天輕搖1~2次;
3.取出培養瓶,搖散血塊,倒入離心管,3 000r/min離心10min,去上清液;
4.用血球泥制備推片,晾干;
5.以瑞氏染液染2min~3min,加等量緩沖液,混勻繼續染3min,蒸餾水沖洗后再用姬姆薩染液染2min~3min。加等量緩沖染液感作7min~8min,餾水沖洗,晾干;
6.鏡檢,觀察,計數。
(三)結果判定
在油鏡下,觀察淋巴細胞的形態變化(見表21-1),以頭、體、尾三部分計算,至少計數100個或200個淋巴細胞,然后按公式計算出淋巴細胞形態轉化率。
成年馬的淋巴細胞轉化率,根據原獸醫大學20例檢查,平均為35.58%。
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技術:形態學檢查法
不加PHA的對照組一般不轉化或轉化率只在1%左右。
表21-1 淋巴細胞轉化前后形態學特點
轉化淋巴細胞的形態特征:①體積增大,約大于原成熟的淋巴細胞的2~3倍;②細胞核膜清晰,核內染色質疏松呈網狀結構,可見1~3個核仁,有的核呈分裂相;③胞漿豐富,有嗜堿性染色,核周圍的胞漿有一些淡染的透明帶,細胞呈偽足狀突起。
(四)注意事項
1.培養液zui適pH為7.2~7.4,過酸過堿都會影響細胞的生長而降低轉化率。培養液的類型與動物的白細胞有關,如小鼠的淋轉試驗,用RPMI-1640,用199液則不成功。
2.培養時間 以72h~120h轉化率zui高,超過這個時間,則轉化率反而下降。
3.吞噬細胞有時在形態上易與“過渡型"混淆。但巨噬細胞有其固有的特點,核占細胞比較小且偏一邊,核染色質濃集,細胞漿呈藍灰色或紅褐色,胞漿內有大小不等的顆?;蛲淌晌?,且含有大小不等的氣泡。
4.涂片要少蘸些細胞,推出尾部來,因淋巴細胞較大,易集中在尾部及邊緣。
5.觀察淋巴細胞轉化,染色不要太濃,以便觀察核仁。
6.嚴格的無菌操作,是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成功的關鍵。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