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充滿風險的一生。從進化的角度看,風險尋求對個體的生存和繁殖至關重要。從不冒險的個體是不利于生存的。然而,過度冒險的行為(如藥物濫用、病態、攻擊行為)通常伴隨著某些精神疾患,同樣也不利于生存或威脅人們的健康。關于藥物濫用和病態等精神疾患的研究一致發現,風險尋求和這些精神疾患緊密相關。同時,藥物濫用和病態患者亦表現出與正常人不同的腦功能活動。因此,有研究者建議將風險尋求及其相關的腦功能活動作為這些精神疾患的內表型。而作為內表型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看其是否受遺傳因素影響。
為了檢驗風險尋求及其腦功能活動是否受遺傳因素影響,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李紓、副研究員饒儷琳及其團隊成員開展了一項影像遺傳學研究。研究者從心理所的雙生子庫招募了244對別雙生子參與行為實驗,其中111對雙生子同時參與了影像實驗。實驗中,雙生子需要完成用于測量風險傾向的仿真氣球冒險任務,并填寫感覺尋求量表。
研究結果表明,個體風險尋求行為的遺傳度為41%;風險傾向和感覺尋求具有顯著的基因相關,說明二者受共同遺傳因素的影響(圖1)。
研究結果還表明,風險相關的腦功能活動的平均遺傳度達到30.29%;左側腦島、右側紋狀體和右側頂上小葉這三個腦區的腦功能活動和風險尋求行為具有顯著的基因相關,表明他們受到共同遺傳因素的調控(圖2)。
該研究利用不易獲取的雙生子大樣本,揭示了風險決策行為、風險相關腦功能活動及其二者關聯的遺傳影響。研究結果將有助于幫助人們理解正常人風險行為的神經機制,以及精神疾患所導致的改變,闡明精神疾患的遺傳影響,分離潛在的遺傳異質性,澄清精神共病的機制。由于雙生子研究無法檢測究竟是何種基因對行為或腦功能活動造成影響,未來研究可利用其他基因研究手段,揭示具體基因的影響。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