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的工作原理基于交流阻抗測量和抗干擾技術,核心是通過施加特定頻率的測試電流并測量回路中的電壓降來計算接地電阻值。以下是其原理的詳細分點說明:
1. 變頻抗干擾技術
測試儀內置變頻電源模塊,輸出頻率可調(如45Hz或55Hz),避開工頻50Hz干擾。通過異頻測量和數字濾波技術,有效消除現場電磁場干擾,確保測量精度。
2. 電壓-電流法測量原理
回路構成:儀器通過接地體(E)、電流極(C)和電壓極(P)形成閉合回路。測試電流(通常為3-5A)經接地體流入大地,在接地體周圍形成電壓梯度。
阻抗計算:測量電壓極與接地體之間的電位差(U)和回路電流(I),通過公式 Z=U/IZ=U/I 計算接地阻抗,并分離出電阻分量(R)和感抗分量(X)。
3. 四線法消除線阻影響
采用四線制測量法(E、C、P1、P2端子),通過獨立電壓線和電流線分離,避免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尤其適用于低電阻值(≤0.5Ω)的精確測量。
4. 自動調節與數據處理
儀器內置DSP高速處理器,自動判斷回路阻抗并調節輸出電流(如5A額定電流),確保測試電流穩定。
通過實時采集電壓、電流波形并進行數字濾波和相位分析,直接顯示阻抗、電阻和感抗值,支持數據存儲和導出。
5. 電位降法(0.618法)
在變電站等大型地網測試中,采用電位降法布置電流極和電壓極:
電流極距離為地網對角線長度的4-5倍,電壓極布置在電流極與接地體連線的0.618倍處,確保測量點位于電位平坦區域,減少誤差。
6. 安全與校準機制
測試電流限制在安全范圍內(≤5A),避免接地體電位過高引發危險。
儀器具備自動校準功能,支持手動輸入補償參數(如線長修正),提高復雜環境下的測量準確性。
總結
大地網接地電阻測試儀通過變頻抗干擾、四線制測量和智能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接地阻抗測量,適用于變電站、發電廠等大型接地系統的安全評估。具體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可參考相關技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