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門禁系統發展出路何在
閱讀:1300發布時間:2014-11-27
隨著智能化小區的逐步普及,住宅項目對于門禁系統的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因此,門禁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生物識別門禁系統的市場也在逐步加溫。以發展zui為成熟和快速的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為例,其zui核心的部件就是指紋識別芯片。據統計,指紋傳感器市場將由2004年的23.4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43.8億美元。跨國*SAGEM占據了優勢,而我國本土廠商如愛迪爾、芯微等也已經成功研發了指紋識別芯片,有望在這一新興市場分得一杯羹。
業內人士指出,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智能識別技術、報警技術和快捷操作會被應用到門禁系統中來。門禁供應商將會與工程商、軟件開發商甚至保安公司、物業等進行越來越多元化的合作,帶給用戶更多的安全感。
據中國安防網的統計數據,按照每年平均25%左右的增幅,2010年國內門禁系統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0多億元,成為與防盜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并立的安防系統“三大臺柱”。具體來說,在20門以下的小項目中,國內廠商占據著的主力,而在100門以上的大項目中,中國企業則只能分得1/4左右的市場。
相關行業人士認為,國外企業更為看重門禁系統技術的研發和創新,而本土企業則將精力放在市場推廣上,能根據市場需求迅速跟進,但技術上仍然落后于人。比如,很多國內企業的主打產品就是“一卡通”門禁系統,其優點是價格低廉、安裝方便,但由于缺乏產品標準和行業規范,穩定性差、低價傾銷等問題越來越多。他認為,以后中禁行業的出路還在于技術,否則就只能是“能吃飽、吃不好”。
小區常用門禁系統分析
據悉,目前小區常用的門禁分為幾種,一種是獨立型簡單門禁系統,也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只要輸入密碼或者刷卡就能開門的門禁系統;一種是以對講、可視為特點的聯網型門禁系統,這種系統除了前一種的功能外,還可以實現各戶獨立開關;一種是zui為的生物識別門禁系統,擁有指紋識別、面容識別、虹膜識別等功能。
此外,zui常用的非接觸式IC卡門禁系統是由識讀部分、傳輸部分、管理/控制部分和執行部分以及相應的系統軟件組成的。其工作原理為:當用戶刷卡之后,讀卡器將截獲的卡片內置數字密碼發送到主機,主機經判斷密碼正確之后向控制器下達命令,控制器將執行命令的指令發送到傳動裝置,傳動裝置負責指揮電機開啟電子鎖,實現開門,感應器負責對人的通過進行感應,如發現有尾隨或非正常的闖入行為,報警系統即刻啟動。
如果你以為門禁和門是“天生一對”的話,那你就錯了。了解到,大部分的門禁系統都是獨立存在的,也就是說,門禁系統是在裝好大門之后再安裝上去的。一旦門禁系統被拆除,大門依然可以繼續使用。
一般來說,門禁系統故障zui有可能的原因是控制器出錯,其原因包括:接觸不良、電壓不穩、程序出錯等等。而常見的讀不了卡、開不了門、長時間不關門也不報警等問題,除了控制器之外,還有可能是讀卡器、電子鎖和感應器出現故障。
行業相關人士聲稱,目前小區門禁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小區的門禁是由開發商購買安裝的,但是保養和維護卻是由物業公司來完成的。這樣一來,開發商往往為了節省費用購買價錢偏低的產品,同時由于物業對門禁公司缺乏約束力,使得出故障的門禁得不到及時修理。“如果門禁能由物業或業主委員會來購買,可能質量會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