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局和公司關于安全管理標準化及工地標準化要求,結合深圳市住建局、地鐵集團等上級單位關于安全體驗館及智慧工地建設的相關要求,項目將通過安全體驗基地及施工現場智慧工地建設,加快項目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科技興安”工作,豐富員工安全培訓教育方式,擴展項目安全監管手段,提高項目安全管理水平。
一、安全體驗基地
二、智慧工地建設
針對項目以往以人管人的安全管理手段中,出現人的主觀性、現場時效性等問題,項目積極推動“科技興安”戰略,實現安全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數據化、集中化等管理思路,打造項目“智慧工地”安全監管平臺,實現對人員實名制管理、視頻在線監控,人員違章自動識別、起重設備智能監控、揚塵在線自動監測預警、臨時用電智能監控等多功能安全監管平臺,以電腦端和手機端的軟件支持,實現手機在手,全程掌握的效果。
- 起重設備智能監控系統。針對近幾年國內各類起重事故頻發,結合項目各類起重設備種類多,起重吊裝風險高,依據深圳市住建局智慧工地建設需要,需將起重設備聯網至深圳市住建局起重設備監管平臺,項目擬在各施工現場的龍門吊、電梯等起重設備安裝智能監控系統及操作人員識別系統,對起重設備的作業環境、運行狀態、吊裝參數、起重司機等相關信息進行實時傳輸、預警,并將預警信息實時推送對應機械管理人員、部門以及分管*,同時對起重設備日常檢查、維護保養同步記錄在案(由機械管理員)。
- 視頻在線監控系統。項目根據集團、局及公司關于“兩中心”建設要求及住建局、地鐵集團關于監控視頻等相關規定,項目擬定在項目經理部會議室設置安全監控中心,對各站點施工現場、礦山法隧道及盾構隧道的視頻監控進行實時連接,及時掌握現場施工生產情況,同時打造安全監控總控室,將人員實名制管理、視頻在線監控,人員違章自動識別、起重設備智能監控、揚塵在線自動監測預警、臨時用電智能監控等建設綜合統一平臺。
- AI安全行為識別系統。為提高項目識別違章行為的效率,項目在各場地及危險區域設置視頻監控AI系統,對現場不戴安全帽、不穿反光背心、火災預警以及違章進入危險區域等現象,通過視頻監控實時進行預警,并推送現場相關管理人員、負責人,督促進行制止糾正,同時在現場設置喇叭,同步告知違章人員的違章行為,及時消除隱患。
- 人員實名制系統。為提高項目進出場人員有效管理,實現人員進出場“一站式”服務,項目通過實名制系統對人員進場信息錄入、人員打卡進出、人員培訓體驗考核、施工過程的行為獎懲記錄以及人員退場,實現員工全過程跟蹤監管。
- 深基坑自動監控系統。針對項目兩車站深基坑施工風險高,臨近周邊道路、房屋,為實現基坑監測數據實時監控,項目在車站開挖后設置基坑自動監控系統,對基坑變形監控值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掌握基坑開挖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并設置預警值,實現自動識別、預警,便于及時發現、處理。
- 臨時用電智能監控系統。為加強臨時用電的安全,實時掌握臨時用電安全狀態,臨時用電量進行實時監控,對超荷、短路等用電異常時進行自動預警、斷電,并將相關預警信息報送責任電工、相關責任管理人員。
- 員工行為之星系統。為營造“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會安全”的安全氛圍,結合項目安全積分制度,打造員工行為之星系統,并與人員實名制系統有效連接,對人員進場、過程管控記錄及退場“一站式”管理,對安全工作起到良好幫助的員工,進行積分獎勵,實現對員工積分獎勵、匯總、評選、兌換。
- 揚塵在線自動監測預警。隨著國家、集團及深圳市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實現現場揚塵噪聲在線監控、實時控制的目的,項目在施工現場安裝噪聲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實時收集現場揚塵、噪聲情況,同時在施工現場設置圍擋噴淋、霧炮機等降塵設備,并聯網項目安全監管平臺,實現對現場揚塵噪聲數據的實時報送、預警,并根據預警信息,實現遠程控制圍擋噴淋、霧炮機等設備進行降塵,從而實現現場噴霧降塵功能。
三、預期成果
項目推行智慧工地安全監管平臺及安全體驗基地是落實集團、局及公司關于安全標準化要求,按照深圳市政府、住建局及地鐵集團等相關規定,建立一套科學智能、集中、經濟實用、節能環保的,保證各項功能的集中化、平臺化、標準化、數據化,通過手機APP和電腦端,對人員動態、視頻監控、起重設備運行、基坑監控、揚塵控制等多功能平臺同步監控,實時掌握項目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達到“一機在手,項目全有”的目的。同時安全體驗基地實現人員在線培訓、體驗、實操考核等功能,打造人員“一站式”安全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