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微型空氣站(CCEP認證)安裝項目案例
產品技術參數
檢測參數 | 量程 | 精度 | 分辨率 | 技術原理 |
一氧化碳(CO) | 0-4000ppb | ≤±5%FS | 1ppb | 電化學 |
二氧化硫(SO2) | 0-5000ppb | ≤±5%FS | 1ppb | 電化學 |
二氧化氮(NO2) | 0-4000ppb | ≤±5%FS | 1ppb | 電化學 |
臭氧(O3) | 0-2000ppb | ≤±5%FS | 1ppb | 電化學 |
揮發性有機物 (TVOC) | 0-40ppm | ≤±5%FS | 0.001ppm | PID |
PM2.5 | 0-1000ug/m3 | ≤±10%FS | 1 ug/m3 | 光散射 |
PM10 | 0-1000ug/m3 | ≤±10%FS | 1 ug/m3 | 光散射 |
溫度 | -40℃~+125℃ | ±0.3℃ | 0.05℃ | |
濕度 | 0-***RH | ±3%RH | 0.05RH | |
風速 | 0-60m/s | ±2m/s | 0.1m/s | |
風向 | 0-360° | ±3°FS | 1° | |
氣壓 | 10-1200mbar | ±2%FS | 0.12mbar | |
工作環境 | 溫度范圍:-30~+50℃ 濕度范圍:15~85%RH 壓力范圍:80~120kpa | |||
工作電流(DC) | <25mA | |||
通信方式 | UART(TTL232) | |||
數據周期 | 1min,建議48h后的數據才作為穩態數據 | |||
預熱時間 | ≥6h,*使用或長時間掉電:≥24h | |||
儲存條件 | 3~20℃可保存6個月(需保存在密封罐中) |
產品項目背景
網格化監測,因何成為治霾新主流?
區域重污染頻發、大氣能見度下降以及多數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等現象,已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采用網格化監測系統成為各地環保局治理霧霾的新舉措。我們通過與國控站點比較,從三方面來說明網格化監測成為新主流的原因。
一,技術方法。國控點一般監測PM2.5、PM10、SO、NOx、O3、CO六項指標,監測全面,但不能對單一的指標進行分析。而微型儀器采用進口激光器、300納米精度,*粒子計數算法和標定工藝,分析小區域內污染源,追溯主要污染物及提出對應治理措施。
二,成本投入差別大。對網格化監測系統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網格化監測最大的特點在于微觀站成本投入低,設備維修維護便利,適合大范圍、高密度布點。通過網格化布點,可以采集到全面、精細的污染數據,經過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實時掌握污染趨勢動態,實現污染溯源。這是原有的一個城市僅有幾個大氣監測標準站所無法媲美的。
三,后續維護方法。國控點的成本及后期運營費用較高,很難進行大面積、精密化布點, 并且“說不清污染來源”的問題仍然存在。而微型儀器恰好彌補了這樣的缺點,在污染發生時,能分析污染物來源、時間及污染物成分,而且維護方式簡單,運營費用較國控點低。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慧城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