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列車對列車底部安檢系統的功能需要分析,可實現的整個功能流程為:
(1)列車駛入受檢區域,觸發到車檢通道上 100 米外的第1道防線——第1組磁缸,傳感器給車底掃描等設備發出信號,產生序列聯動控制:啟動車檢通道入口掃描儀上方的遮蓋電機,滑開蓋板,露出車底掃描儀,啟動車底掃描照明系統;
(2)列車駛入受檢區域,觸發到車檢通道上 5 米外的第2道防線——第2組磁缸,傳感器給車底掃描等設備發出信號,產生序列聯動控制:觸發車底掃描成像系統開始對受檢車底進行掃描成像,控制室內的顯示器將步進式顯示列車底盤的圖像信息。 通過選配廂號識別及廂號抓拍系統,啟動廂號相機的輔助照明燈開啟,啟動廂號抓拍相機,并自動識別出廂號,且存儲對應車廂圖片;觸發對受檢列車前后、左右、上下等各部位進行抓拍的保存。

(3)當受檢列車繼續前行,車尾離開車檢通道上的第三道防線——第三組磁缸等車檢傳感器,產生序列聯動控制:關閉車底掃描儀的輔助照明燈;觸發系統結束對車底進行掃描成像。停止車底掃描儀視頻采集并結束掃描,進入整列列車底盤縮略圖顯示狀態;1 秒內在檢查控制室的掃描成像服務器顯示器及受檢大廳內的壁掛顯示大屏上同時顯示自動生成的一幅被檢列車完整的高清彩色底盤圖像。滑動掃描儀上蓋進行封閉保護。 在列車完成縮略圖的安全檢查掃描成像后,信號初始化。此時列車底盤檢查流程結束,系統在數據庫中產生列車檢查記錄。系統進入等待下一輛需要受檢的列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