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民政資金的安全運行,東??h多措并舉加強民政資金的監督和管理,真正把民政資金用好、用足、用到位。
一是把好“審批關",嚴格社會救助審批程序。對定期救助對象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張榜公示、鄉鎮審核、民政部門審批程序進行,且實行動態管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對臨時性救助對象采取個人申請、鄉鎮把關、縣級審批方可執行,嚴把對象審批關。
二是把好“發放關",堅持民政資金發放社會化。所有定期、定量補助對象都實行由銀行代發的社會化發放管理,通過“惠農一卡通"、上門服務等形式將救助資金發放到對象手中,防止虛報冒領和不按照規定發放資金等問題的發生。
三是把好“管理關",完善民政資金專戶專賬制。嚴格實行民政資金專戶專賬管理制度,在縣、鄉兩級分別設立民政專戶,除涉及財政惠農資金“一卡通"項目民政資金納入“一卡通"專戶管理外,其他所有民政資金全部納入專戶管理,做到???,封閉運行。
四是把好“使用關",加強民政資金的監督。設立了和舉報箱,接受社會的監督;建立了低保聽證制度。對于救災救濟金額大,涉及面廣的資金,將其使用情況張榜公布,便于群眾監督,盡可能地防止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各項民政資金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