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不停車自動收費,就是指車輛通過收費站時,能自動地完成移動車輛與收費站之間所有信息的傳遞,完成車輛的收費、登記及建檔的過程。信息的傳遞是在車輛不停車的情況下實現的。傳遞的信息包括車輛號碼、車型類別、車輛顏色、車牌顏色、銀行帳號、單位名稱及用戶姓名。因此,不停車自動收費系統應具有車輛自動識別功能和自動收費、登記、建檔功能。 為實現全國或某地區的自動收費,可采用兩種付款方式,即預付方式和后付方式。但無論是哪一種付款方式,都必須通過銀行定期或不定期結算。 不停車收費系統利用車輛自動識別(Automat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 簡稱 AVI)技術完成車輛與收費站之間的無線數據通訊,進行車輛自動識別和有關收費數據的交換,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收費數據的處理,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的全電子收費系統。 和傳統的人工收費系統不同,ETC技術是以IC卡作為數據載體,通過無線數據交換方式實現收費計算機與IC卡的遠程數據存取功能。計算機可以讀取IC卡中存放的有關車輛的固有信息(如車輛類別、車主、車牌號等)、道路運行信息、征費狀態信息。按照既定的收費標準,通過計算,從IC 卡中扣除本次道路使用通行費。當然,ETC也需要對車輛進行自動檢測和自動車輛分類。ETC系統的關鍵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動車年輛識別技術 *自動車型分類技術 *短程通信技術 *逃費抓拍系統 *ETC的管理模式 ETC系統主要由ETC收費車道、收費站管理系統、ETC管理中心、專業銀行及傳輸網絡組成。根據分工的不同,系統又可分為前臺和后臺兩大部分。前臺部分由車道系統和收費站管理系統組成,完成對過往車輛車型的判別,受費信息的采集與處理,違章車輛的圖象抓拍與處理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