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濱江)一網統管系統圍繞黨建統領、城市運行、城市安全、城市經濟、城市環境等領域,通過多跨協同流程再造、條塊一體指揮融合、體制機制重塑等手段,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區、街道、社區三級線上、線下聯動平臺,用實時在線數據和各類智能方法,實現可觀、可管、可指、可防、可研五大目標,推進基層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01、應用單位
高新區(濱江)社會治理中心(大數據治理中心)
02、項目實施方
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江)社會治理中心
03、建設背景
高新區(濱江)充分借鑒已有信息化建設成果,遵循《杭州市一網統管建設導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算法模型,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三張清單",理清城市治理業務事項、流程脈絡,實現業務通、流程通、系統通、數據通,建立城市運行生命體征指標體系,融合數字孿生試點成果和數據資源,建立數據標準,夯實數據底座,在制度理論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果。
04、建設目標
高新區(濱江)為了落實數字化改革成效,對標杭州市“一網統管"運行規范和指導意見,在一網統管系統建設前期,確定了“隱性問題統一發現"“復雜事項統籌協調"“運行效率統領監督"的建設目標。梳理了“通過建立城市運行體征和協同效能監督的駕駛艙,完善數據指標實時性、完整性和系統性,監督考核多跨協同處置效能,持續拓展平臺感知能力和智慧程度"的工作重點。
05、應用情況及效果
(一)應用情況
一網統管系統推進充分遵循數字化改革總體方案和基層智治系統建設要求,在體制機制改革、業務流程重塑、組織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2022年8月13日上線運行以來,梳理出多跨事項 698項,其中中高頻事項172項,從原有主管部門到明確其中424項事項牽頭部門,平均每個事項 2.89個部門協同處置;完成2.3萬余條事件的協同處置,涉及到部門、街道、社區等聯動單位52 個,辦結率97.02%;上線囊括8大領域的484個城市運行體征,接入涵蓋10種類型的35590個物聯感知設備,接入全區148個應用場景;打造形成數據更“活"、感知更“全"、事件更“順"、場景更“實"的運轉平臺。
(二)主要成效
1.建設形成區街社三級貫通聯動駕駛艙
依據《浙江省“141"基層治理體系迭代升級指南(試行)》、《杭州市一網統管建設導則》、《杭治辦字[2022]2 號(關于迭代升級“基層治理四平臺"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基層智治綜合應用的通知)》等建設指引,構建了囊括六大中心(即運行總覽中心、指揮調度中心、事件任務中心、應用集成中心、考核評價中心、AI 賦能中心)和區街社三級貫通的一網統管系統架構。
2.構建形成條塊融合一體化高效指揮體系
遵循基層智治系統“141"體系,打造直接面向居民端的事件上報端口“濱安碼",構建“統全量、管多跨"的多跨協同事件處置系統,涉及到部門、街道、社區等聯動單位52個。在事件運行中心實現了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業務流程閉環,完成了110 大聯動非警務類警情、信訪12345、基層治理四平臺的事件上報和處置對接。打造一體化指揮場景,架構多維網格,推進基層全量人員力量、車輛、物資進網入格,銜接突發事件、應急、防汛防臺等條線各類指揮系統,實現條塊融合一體化高效指揮功能。
3.迭代形成基層治理治理新模式
以基層智治“一網統管"建設為抓手,以“線上"倒逼“線下",推進街道大綜合執法改革、完成全域503個網格劃分和網格員配備、建立社區指揮站和“數據專員"、完善社會治理運行制度規范,不斷深化基層治理體制變革。構建全區“1+3+65+X"“一網統管"工作運行體系,保障各街道、部門有效落地執行,形成《杭州高新區(濱江)一網統管平臺整體運行管理辦法》《杭州高新區(濱江)區、街道、社區、網四級業務閉環處理管理辦法》《杭州高新區(濱江)一網統管會商研判機制》《杭州高新區(濱江)一網統管考核辦法》等8個制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