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5月07日 17:49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點擊量:36
2024年12月,央視《財經調查》欄目曝光的智慧停車系統安全漏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技術人員通過車牌號查詢,無需身份驗證即可獲取車輛實時位置、入場時間等敏感信息,甚至能批量導出停車場數據庫中的50余萬條車輛軌跡數據。這并非孤例,安徽碭山網警近期破獲的非法獲取停車數據案件中,范罪團伙利用全國數千個停車場系統的數據接口漏洞,構建了一條“數據竊取-定位跟蹤-信息范賣”的黑色產業鏈,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面對日益嚴峻的安全形勢,政策層面正加速構建防護網。2025年1月正式實施的《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要求,停車場運營方需對用戶行蹤軌跡等敏感信息采取加密存儲、訪問控制等技術措施。此前,廣東省已發布《停車數據安全管理規范》團體標準,從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到銷毀的全生命周期提出27項具體要求,包括禁止明文傳輸車牌信息、強制實施第三方服務安全評估等。
智慧停車系統的核心架構,本質上是一個“感知-傳輸-處理-應用”的閉環生態。前端通過地磁傳感器、高清攝像頭等設備實時采集車輛數據,經5G網絡或專用通信協議傳輸至云端平臺,再由算法模型進行車位預測、路徑規劃等智能決策。這種“萬物互聯”的模式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時,也埋下了多重安全隱患。
技術層面的三重困境尤為突出:
1.設備層漏洞:部分停車場采用的老舊車牌識別終端存在固件升級滯后問題,嘿客可通過網絡端口入侵設備,篡改計費數據或竊取攝像頭影像。
2.傳輸層風險:超過60%的停車場系統仍在使用未加密的HTTP協議傳輸數據,不法分子利用中間人攻擊手段,可輕易截獲車輛進出記錄等敏感信息。
3.應用層缺陷:第三方API接口管理混亂成為重災區。某商業停車場因開放未授權的查詢接口,導致2000余名VIP用戶的車牌號、聯細方式等信息被批量導出。
行業生態的結構性矛盾同樣不容忽視。中小停車場受制于成本壓力,往往選擇低價的“貼牌”管理系統,這些產品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安全漏洞修復周期長達數月。而頭部企業的解決方案雖在技術上更具優勢,但部分功能設計存在“重效率輕安全”的傾向,例如為追求快速支付體驗,簡化了用戶身份認證流程。
在這場數據安全保衛戰中,行業嶺先者正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重構,探索破局之道。
前端感知層,采用“邊緣計算+動態加密”技術架構。通過在攝像頭內置AI芯片,實現車牌識別、車位狀態判斷等數據處理的本地化,僅將脫敏后的結構化數據上傳至云端。這種“數據不出場”的設計,可將原始影像泄露風險降低90%以上。
數據傳輸層,部署國密算法SM2/SM4的加密通道。某示范項目測試顯示,采用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密鑰管理系統后,數據傳輸過程中被篡改的概率從0.3%降至0.001%,同時支持傳輸鏈路的實時監測與異常流量阻斷。
平臺應用層,建立“零信任”安全模型。通過多維度身份認證(如指紋+動態令牌)、細粒度權限控制(按角色分配查看、修改、刪除權限)、以及行為分析引擎(實時監測異常登錄、越權操作),形成立體防護網絡。某大型城市級停車平臺引入該模型后,API接口被攻擊次數下降78%。
生態協同層面,推動“安全即服務”模式創新。部分企業推出停車場安全托管服務,由專業團隊定期進行漏洞掃描、滲透測試和應急演練,并提供數據安全保險,為中小停車場解決技術能力不足的痛點。
這場關乎千萬車主隱私與城市運行安全的保衛戰,本質上是數字時代技術創新與安全防護的賽跑。隨著《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的深入實施,以及量子加密、聯邦學習等前沿技術的應用落地,停車場數據安全的防護網將越織越密。未來的智慧停車系統,不僅要成為城市交通的“智慧大腦”,更要成為守護公民隱私的“隱形衛士”。歡迎咨詢科拓智慧停車關于住宅小區、酒店旅館、購物商場、學校園區、辦公大樓、醫院診所、政府單位、旅游景點等場景的停車場數據安全問題。
上一篇:帶RS485協議的扭矩信號扳手,模擬信號輸出扭力扳手
下一篇:高組裝導軌的特點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www.mms47.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