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本站速遞】交通建設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交通領域不斷革新,小編在本文中對交通領域最近資訊做了整理,一起來看!
《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運營技術和管理規范(試行)》印發
1月6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運營技術和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規范》在既有ATO(列車自動運行)系統行車、客運、安全評估等管理辦法和信號、車輛等運營技術規范的基礎上,針對全自動運行系統特有的功能和技術變化進行了規定,共7部分。
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
1月3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部分,圍繞以標準支撐運輸結構調整優化、以標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以標準助力運輸服務能力提升、以標準促進交通安全綠色發展、加強標準實施應用全鏈條建設等5個方面提出了22項任務,215項關鍵核心標準項目。
安徽發布首部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法規
1月6日消息,《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促進條例》于近日通過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將于2025年2月1日起施行。這是安徽省首部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性法規。《條例》共六章三十條,重點在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監督管理、車路協同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等方面作出規定。
貴州“村超”將提供無人駕駛接駁服務
1月4日起,貴州翰凱斯無人駕駛小巴將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開始試運營,路線途經榕江高鐵站—村超酒店-村超賽場,單程7公里、20分鐘左右,預計春節后擇日向公眾開放,為“村超”旅客提供無人駕駛接駁服務。
南京開通光電融合新型算網基礎設施
1月4日消息,光電融合確定性新型算網基礎設施在南京正式開通。該設施可實現“一跳入算、一鍵調算、一網通達”的“一張網”算網服務能力,當前接入算力總規模達106000P,已構建起了龐大的計算資源池。該設施由江蘇未來網絡集團、紫金山實驗室等單位聯合建設,突破了傳統網絡架構中存在的光電信號分離,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率等瓶頸。目前,設施一期工程覆蓋全國九個城市,與國家大科學裝置CENI項目等全國算力網絡形成協同聯動,服務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
長沙發布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細則
1月3日消息,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市管理局、湖南湘江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局于近日聯合印發《長沙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細則(試行)V5.0》,對企業申請臨時號牌流程進行了優化簡化,支持智能網聯汽車開展夜間測試,并首次提出了“支持功能型無人車,以及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等的應用探索”。
北京正式為自動駕駛立法
12月31日上午,《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由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5年4月1日施行。條例堅持“發展”和“安全”兩手抓,既兼顧當前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求,也為未來留出空間,重點在自動駕駛技術創新、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上路通行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規定,為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主體提供清晰、透明、可預期的制度規范。根據條例,本市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個人乘用車、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車、城市運行保障等出行服務,自動駕駛車輛經過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安全評估等程序后,可申請開展道路應用試點。
《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條例》正式頒布
12 月 30日,武漢市人大正式公布備受行業矚目的《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此《條例》作為中部地區首部智能網聯汽車促進條例,不僅填補了武漢市在智能網聯領域的立法空白,而且對推動武漢市乃至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武漢市作為中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區域之一,擁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創新資源。此次《條例》的出臺,正是武漢市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加速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具體體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