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展覽網 展會報道】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13萬參觀人士,近千家參展企業,讓第十六屆中國社會公共安全博覽會(以下簡稱“深圳安博會”)成為安防人士的江湖。安博會作為安防行業的年度盛典,熙熙攮攮的人來人往背后是一場看不見的刀光劍影你來我往。亮產品“拳頭”,秀技術“肌肉”,安防行業的“華山論劍”就此展開。
坐觀深圳安博會這場“華山論劍”,有一種武功不得不談。不必說,大家也知道,那就是人工智能技術。正如中國安防展覽網在深圳安博會開幕前預測的那樣,人工智能是這場盛會的“主角”,安防巨頭們角逐的重點。目前,人工智能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政策的鼓勵、資本的追捧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讓人工智能+安防成為新常態,“慧眼”、“慧視”等詞就是今年深圳安博會隨處可見的標語。人工智能技術不是區分安防企業差異化的標簽,而是一種行業共性。
“無AI,不安防”,聽上去有些夸張,但實際上這已經成為現實。不過值得深思的是,兩三年后的安博會上,還有多少企業談人工智能?正如五年前,安博會上大家都在談“互聯網+”,但今年深圳安博會上,不再會有企業標榜自己為互聯網安防企業。雖然目前還不斷定五年后人工智能+安防的企業多不多,但借用宇視總裁話來講:“講概念、純忽悠是比較容易的事,產品化落地需要地頭力,任何不能產品化的理念,無論理念多么炫目,都無用。在人工智能(AI)時代,能不被AI花式忽悠,能實現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迭代、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公司,理性有未來。”希望安防企業能夠冷靜思考,撇去人工智能泡沫,真正沉下去掘金,而不只是跟在安防巨頭后面大吹人工智能概念。
除人工智能之外,“云”也是本次安博會企業的必殺技。2017深圳安博會上,“云存儲”、“云視頻”是安防企業的“降龍十八掌”,蘊含化繁為簡的精髓。在深度學習算法和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安防行業對云端的運用越來越深入。2017年深圳安博會上,海康威視主打產品就是AI Cliund,其展臺造型形似舒展的數據數,象征著海康威視“云邊融合”的數據傳輸。除此之外,以“云生態 智未來”為主題的大華股份更是充分闡釋了云與安防的關系。以視頻、講解、產品展示等多元化方式,大華展臺生動地詮釋了大華視頻云應用,以及智能云存儲、交通態勢云、云運維中心等云技術,全面描繪了大華股份“云生態”布局。
除了人工智能和“云”此類已臻化境的武功之外,深圳安博會上還有企業善于劍走偏鋒,出其不意。在滿眼遍是人工智能、云概念的深圳安博會上,頗有別開生面之感。高舉AR概念的高新興就頗有匠心*之意。深圳安博會上,高新興推出的城市級立體云防系統就是基于物聯網和AR的新一代立體防控技術,此技術的亮點在于高新興*AR增強現實技術,從介紹中得知高新興的立體防控將基于“實景地圖”,對城市進行網格化分區管理。目前,AR技術方興未艾,前段時間IOS11的推出更是為AR技術熱潮添一把火。此次高新興推出的城市立體防控云防系統,為我們展現了AR與安防技術融合新思路。
總的來說,2017深圳安博會呈現出百鳥爭鳴、百花爭艷的局面。不出所料的是主打人工智能和云概念的企業,出人意料的是主打AR、無人值守等概念的企業也并不少。基于篇幅和能力有限,只能蜻蜓點水地總結一下,以上僅為個人淺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