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的增長預測表明,它的發展將勢不可擋。然而,這種技術進步受到服務日益增長的超連接需求的挑戰。針對這一挑戰,NB-IoT技術應運而生。它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
根據思科《2021 年年度互聯網報告》,到 2023 年,將有 293 億臺聯網設備和 53 億互聯網用戶,即世界人口的 66%。 IOT Analytics 指出,到 2025 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增長 9%,達到 270 億個連接。
這意味著執行的連接數量增加,因此網絡運營商將不得不投資提供基礎設施來支持不斷增長的需求。 此外,用戶和企業越來越依賴設備和連接來執行日常任務。
在這種背景下,用戶、企業和其他公共和私人組織將需要更快的連接速度。 為了滿足這一需求,5G、NB-IoT、NarrowBand-IoT等技術應運而生。
什么是NB-IoT?
NB-IoT網絡是LPWA(低功率廣域網,低功耗,窄帶寬,廣域網)的一部分。這種移動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不同的連接需求,因為它是專門為物聯網設備的設備通信而設計的,并支持長時間低數據傳輸量的設備,特別是在難以到達的位置。
該網絡技術由3GPP開發,旨在為物聯網的增長提供連接解決方案,即所謂的擴展機器類型通信(eMTC),并提供穩定的網絡覆蓋和高連接密度。NB-IoT能夠無縫連接到已建立的移動網絡。
自2016年以來,NB-IoT一直是無線通信的標準,可以有效地將少量數據交換到多個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功耗,并在沒有傳統移動技術的地方增加覆蓋范圍。
NB-IoT技術是如何工作的
NB-IoT網絡基于現有的LTE技術。這種移動通信系統可以在現有通信網絡未使用的頻率上運行,因此提供較少干擾和良好覆蓋的連接。
這些連接的系統由設備和傳感器組成,旨在從環境中收集信息并將其傳輸到基站或NB-IoT節點。它的一個優點是,因為它被設計成以非常低的傳輸功率運行,物聯網設備的電池壽命要長得多,因為它們的功耗很低,覆蓋范圍很廣(一些專家談論理論上的全球覆蓋)。
此外,它是一種低成本技術,使許多小企業和公共組織能夠獲得遠程覆蓋。通過這種方式,即使是農村和難以到達的地區也可以連接到大量的物聯網設備。
偏遠地區移動網絡
從20世紀90年代2G網絡的到來和從模擬到數字的轉換,從而引入漫游和短信,到第四代網絡的實施和互聯網連接設備技術的起飛,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部署1G網絡時,所經歷的技術飛躍是難以想象的。
NB-IoT 和 LTE-M 技術現在可提供更高的移動傳輸容量,以滿足物聯網的新興需求。 盡管與5G網絡相比,數據接收和傳輸的速度較慢,但它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傳輸、安全性和能源效率。
NB-IOT和LTE-M有什么區別?
NB-IoT 和 LTE-M 技術都是很好的連接替代方案,因為它們是專為物聯網應用而設計的。 然而,它們在帶寬、數據速率、覆蓋范圍和能源效率方面有所不同。 根據應用和設備的具體要求,一種技術可能比另一種網絡更適合。
這兩個標準中,NB-IoT 在速度、數據傳輸能力和移動支持方面較弱。 它主要針對對移動通信要求不高的場景,以及需要低速傳輸和少量數據的應用,而LTE-M可以處理廣泛的物聯網應用,從低速、低 - 為高速、高帶寬設備供電。 因此,對于基站密度較高的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來說,LTE-M 是更好的選擇,盡管它的功耗仍然很少,但效率不如NB-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