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城市在線】近年來,山東省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領域的探索步伐不斷加快。2023年,山東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47%(山東省統計局2024年1月數據),這一亮眼成績單背后,是山東對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持續深耕。2025年初,國家數據局正式批復同意山東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標志著山東數據工作進入國家級戰略布局,這一里程碑事件被譽為"山東數字經濟的新引擎"。
山東的數據要素建設呈現出鮮明的"基礎扎實、特色突出"的特點。早在2022年,山東就率先出臺省級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搭建起制度創新的"四梁八柱"。濟南、青島雙核驅動的數據交易體系已初具規模,據《齊魯晚報》報道,2023年全省數據交易額同比增長300%,其中青島國際海洋數據交易中心掛牌的航運氣象數據產品,被中遠海運等企業采購后,使渤海灣船舶調度效率提升18%。在工業領域,海爾卡奧斯平臺匯聚的產業鏈數據已覆蓋全國8萬家企業,成為《人民日報》點贊的"工業數據共享樣板"。
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山東的布局同樣可圈可點。全省算力規模已達9.66EFLOPS,智算占比超30%(山東省
大數據局2023年白皮書),支撐了濰坊動力裝備、煙臺化工等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值得注意的是,山東首創的"算力券"政策已發放超2億元,助力200余家企業降低數字化成本。
在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拓展上,山東展現出深厚的產業底蘊。壽光蔬菜
大數據平臺整合生產、流通全鏈條數據,帶動農民增收15%以上;濟南醫保數據與商保機構的合規共享,使理賠周期從7天縮短至2小時,這一案例入選國家醫保局典型經驗。山東省大數據局局長馬越男表示:"數據要素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解決產業痛點和民生難點上。"
展望未來,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的建設將推動山東進入改革深水區。根據規劃,到2027年將培育30個國家級數據應用示范項目,其中"海洋數據要素×國際貿易"、"農業數據資產質押融資"等特色場景備受期待。山東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凱南教授在《經濟參考報》撰文指出:"山東有望在數據資產金融化、跨境數據流動等前沿領域形成突破,為全國提供'制度創新+產業賦能'的雙重范式。"
站在新起點上的山東數據要素建設,正面臨從"試驗"到"示范"的關鍵躍升。隨著《山東省數據條例》立法進程加速,以及黃河流域數據要素聯盟的籌建,一個更具活力的數據要素市場生態即將成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慧城市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慧城市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